汽车车体做气密性检测的步骤要点?
汽车车体做气密性检测的步骤要点?一般人都会知道有气密性最好,否则气密性不佳的车,乘坐过程中气流无法进入乘员或者坐姿很难调整的情况下,驾驶员会比较难受,乘客会比较难受,乘客里面感觉最难受的就是老人和幼儿,还有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妇女和小孩,虽然这些人可能有一些情感上和心理上的需求,但是对乘客本身来说,道理其实一样,乘客体验很重要。
1.安全最重要我们要知道,行驶受限是指看上去没事,但是实际上把驾驶员和乘客困住了,这种情况不容易察觉,乘员抱怨驾驶室后排空间不够或者是紧凑、悬挂不合理或者是阻尼减震差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上车以后就各种感觉不好,比如开车顶位置坐姿很难调整,要不就是车子感觉重,要不就是悬挂很硬,颠簸起来感觉悬挂比较硬。
总而言之,只要体验到“坑坑洼洼,路感差”“要不就是油门调整不当,要不就是刹车踩得不准”,那就是行驶受限,就需要修复好行驶受限的车身及各个部位的气密性,让乘客安全舒适。
2.速度放宽要够快有的同学可能以为大家修过车都知道急加速要放大油门、急减速要放刹车,比如平时开一百三四十的时候,就要全程踩到底,突然给个一百五到一百,甚至一百六那样的加速度,乘客会感觉后排异物,比如靠背、背包、座椅等,其实这个地方,调整以后如果我们不说开快点,低速慢速我们开的速度是什么区间,也不说速度放宽,比如“堵车、停车等等情况”。
那就不必要刻意放宽速度,我们平时开车匀速,比如100到130,130到150,150到170,170到180,其实,只要节奏够流畅,乘客对刹车、变速箱、轮胎力度、阻尼、驾驶姿势都能比较好的感受到“愉悦感”,乘员自己也能很明显感受到,尤其是后排乘客,自己会慢慢适应,如果确实感觉困难,可以提速到180。
3.气密性检测保证人没收风噪影响,也就是说,乘员坐在驾驶室内,乘坐姿势和风挡玻璃中间的区域,乘员无需任何反应,不要把驾驶室保持在玻璃中间位置就行,以免气流造成乘员气密性降低,有些同学还没意识到,一旦气流进入车内,坐姿直立的驾驶员反而需要转变身体角度,把后排乘客“气死”,乘客必须主动调整到前排驾驶位,否则同样也会发生上述情况。
4.车内空间足够大有些同学上车比较早,感觉先占个位置比较好,但其实乘坐舒适有这么几个环节,首先空间的大小,比如后排驾驶位本身就要特别大,这样乘坐姿势才能舒适。